扫一扫, 添加关注

舌面音“q”的教学活动案例

发表时间:2015/09/16 00:00:00  来源:聋康网  作者:宇美玲  浏览次数:2201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个案基本情况

生理年龄:3岁5个月,1岁时发现有听力障碍,平均听力损失:左耳103dB,右耳90dB,1岁10个月时双侧佩戴助听器。2岁3个月时声场测试裸耳听力左耳96dB,右耳89dB,助听后左耳53dB,右耳51dB。3岁1个月时左耳植入美国和美电子耳蜗,因内听道狭窄,助听后补偿66dB,(内耳结构异常—术后效果个体差异较大,补偿效果不理想。)现对各种声音基本无反应,需借助视觉学习,模仿发音。(耳蜗公司建议,为了先练习用耳蜗听声音,暂不佩戴右耳助听器。)根据其现听力状况,设计了这节单训课。

活动一、龙卷风来了

活动目标:呼气练习(掌握呼气时的方法,大口吸气,并延长呼出的时间。)

活动准备:自制教具、风声音频

活动方法:

伴随着风声的音乐,老师和幼儿每人手拿一个自制的呼气玩具,老师先让龙卷风刮起来,引起小朋友的兴趣,指导小朋友大口呼气,并均匀送出,看龙卷风刮起时的漂亮景象。

活动注意:在孩子能正确的腹式呼吸基础上,能够掌握控制气流。

活动二、切切乐

活动目标:纠正番茄、芹菜、茄子、荸荠的发音;理解动词:切。

活动准备:蔬菜切切乐一套

活动方法:

1、利用听觉描述的方法,一一出示四种蔬菜,并和蔬菜宝宝打招呼。

2、充分利用小朋友的触觉、视觉,感知各种蔬菜的不同形状、颜色等。

3、切蔬菜

(1)老师手指荸荠,同时发音“qi”,“q”拖长,带动“i”的发音,请小朋友把手放在老师嘴下方,感知气流的送出,然后自然的过渡到词语“荸荠”,短语“切荸荠”,句子“老师切一块荸荠”“我切了两块小小的荸荠”。

(2)同样的方法,学习其它蔬菜名称,自然的纠正“q”的发音。

活动三、圈

活动目标:

1、巩固“q”的发音;

2、理解儿歌内容;

3、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。

活动准备:水、浴盆、勺子、多媒体、水彩笔、白纸。

活动方法:

1、播放多媒体视频,引起小朋友的兴趣。

2、一段一段讲解,“哇,这是什么?小雨点儿”“快看一看,雨点掉在哪里了?雨点掉在河里了”“咦,这是什么呀?好大的一个圈圈”

3、随着音乐一起说儿歌:小雨点真好玩,掉在河里画圈圈,画大圈,画小圈,大圈小圈圈碰圈。

4、用准备好的浴盆、水和勺子,动手演示水滴在浴盆里的情景,更直接的观察小圈逐渐扩大、消失或圈碰圈的景象。

5、画一画

(1)用水彩笔画一画漂亮的圈圈吧!

(2)“呀!你画了这么多圈圈,看一看,有大圈圈,有小圈圈,有用红色的笔画的圈圈,有用紫色的笔画的圈圈。有大圈里面套着小的圈圈的,这么多圈圈在一起玩儿”。

(3)描述小朋友画的圈圈,并给予肯定。

活动注意:尽量多使用儿话语,培养小朋友愿意主动聆听的习惯。

讨论

1、“q”的发音方法

嘴微张,舌尖抵在下齿背后,舌面前部挺起与硬腭前部接触。除阻时,舌面弹开一条窄缝,有一股较强气流丛窄缝中摩擦通过,发出送气清塞擦音“q”。

2、“q”的发音要点

发音情况与“j”基本相同,区别是送气,即除阻时生门不闭,有一个送气段,从肺部呼出一股较强气流成音,声带不振动。

总结反馈

刚开始发“q”这个声母的时候,该音位的错误走向为q—j,口型、舌位能摆正,但不会送气。气流达不到,容易把j、q的音混淆。通过在词语、句子中的反复出现和老师的提示,“q”和单韵母、复韵母的相拼能够基本发准确,但在句子中出现时需停下来,把手放到嘴下方才能发出来。“q”和“uan”相拼时,单个词可以发出来,如果两个字重叠起来发时,容易又发成“juanjuan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反复巩固练习、提示,在儿歌和句子中能够自觉地、准确地发出这个音。  

地址:浙江省金华市人民东路376号 电话:0579-82302792  13335915929  浙ICP备17055762
Copyright ©2015 JinHu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.技术支持:huayunyouran